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件可以载入中国航天测控里程碑式的事件,这真的很不可思议。
事情还要从去年3月13日说起:
当时中国使用“长征二号”丙运载火箭搭配“远征一号”S上面级的方式,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“DRO-A”和B双星。这两枚卫星个头不大,根据天仪航天创始人杨峰的描述它们只有家用冰箱大,但是它们的作用却很大!
首先从名字上解析,DRO是月球远距离逆行轨道的英文缩写。这条轨道太特别了,令科学家们着迷。接下来我详细讲一下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。
1、这是一条距离月球约6.15万公里、方向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反的稳定轨道。
2、这条轨道优秀的地方在于长期稳定性,在这条轨道上的航天器无需频繁进行轨道修正,所以可大幅节省燃料,因此很适合卫星通信中继和导航测试。
3、这条轨道的卫星可覆盖更广阔的月球空间,为月球背面探测器和未来月球基地提供稳定的通信中继服务。
此前我国的“嫦娥5号”月球探测器和美国的“猎户座”载人飞船都在这条轨道上停留过,但也仅仅是停留过。而这次发射的这两枚卫星是要部署在这条轨道的,是人类首枚运行在DRO轨道的卫星。
不仅如此,它们还搭载了重要的观测仪式。比如DRO-A卫星搭载了全天伽马射线暴探测器,它可以监测深空中的高能天体事件;DRO-B卫星与DRO-A协同工作,用于轨道动力学测试和通信中继验证。此外它俩可以与近地轨道的DRO-L卫星组网,支持未来月球导航系统测试。
但就是这么重要的卫星,却意外让“远往一号”S上面级给打丢了!
为什么说意外?因为这款上面级火箭是比较优秀的,成功率也高,但这次失手了,只把卫星送到了525×132,577公里的高椭圆地球轨道,未能送上地月转移轨道。
当时美媒报道时给两枚卫星宣判了“死刑”,因为这在常规上看已经不可能凭借其自身能力走到月球轨道了,它们的燃料本身就很有限。
在3月26日时,美国太空军监测到两枚卫星卫星进行了抬升轨道的操作。卫星轨道从初始的525×132,577公里调整至971×225,193公里,远地点提升约9万公里,近地点增加400公里。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尝试对其进行挽救,但是又有什么用呢?他们还能创造奇迹吗?
到了4月初美国太空军再次监测时发现,两枚卫星竟已进入奔月轨道!但是应该不会成功,因为多次变轨后卫星燃料应该所剩无几了。
但是到了当年8月底,美国太空军再次监测时发现这两个小家伙居然已经稳定运行在DRO轨道了!这时候的轨道已经相当远了!卫星运行在远地点约58万公里,近地点约29万公里的轨道,远超月球平均38.5万公里的轨道。
美国人不知道中国是怎么做到的,但是他们也不得不佩服。“这必须匆忙重新制定飞行计划肯定就像一场噩梦,所以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。”—— 乔纳森·麦克道尔评价到,他是哈佛大学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专家。
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?中国航天后来披露了:在发射失利后,科学家们果断制定新的轨道与方案,对卫星进行了5次轨道机动、5次修正和3次地球/月球引力助推,逐步抬升轨道,最终于2024年8月27日成功部署在预定轨道!